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漫談:「強襲魔女是女性主義者?」──以《強襲魔女劇場版》來說明你想太多


文/半成品(楊若暉)
發表年月/2013.02.03



又是隔了一段時間才想到要聊聊的作品,去年底才漢化的《強襲魔女劇場版》,甫一推出果然就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我曾在K島見人提及異形軍的外型宛若陽具,因而以瓦解陽具(其所象徵的父權主義)的魔女們作為主角的《強襲魔女》,其實是相當女性主義的作品。

雖然與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解釋,但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的切入點,所以這次就以《強襲魔女劇場版》來談談關於這群只穿內褲的女孩子們有沒有可能伸張女性主義,或者更基礎的說,她們有沒有可能伸張「女性」的「主體性」。

首先我得承認,我最初在接觸《強襲魔女》之時,就因為女性角色沒有穿褲子而抵制了一陣子,後來因為廢死寫了同人文才使我轉變心意。我自己曾畫過幾張強襲魔女的同人圖,要嘛不畫下半身、要嘛也都有褲子,可以說是我個人微不足道的堅持。因此當所有女性角色都沒有褲子可穿的時候,我就從來沒想過要用女性主義來思考這部作品,不然在我適應主角們只穿內褲的畫面之前,我可能會先砸壞我的電腦螢幕。


劇場版如何可能有女性主義的演出,我們先來看看劇場版的畫面:

聳立的巨柱,一直是陽具的象徵。


劇場版異形軍的母艦,連形狀都與陽具無異還會噴出謎之物體。




最後魔女們齊心協力衝撞異形軍母艦,母艦毀壞的頹傾姿態很難不讓人聯想為陽具的挫敗。


因此可以推論出異形軍作為父權的象徵,而魔女們戰勝異形軍則表示女性主義衝撞父權的勝利,──真的是如此嗎?


從作品的深層結構來討論,事實上魔女們處處受制於他者(Other),這不只是《強襲魔女》單獨遭遇的問題,我自己在碩論中討論「魔法少女」系列動畫時,亦曾指出魔法少女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這些廣義可被稱作「魔法少女」的少女們,其實是透過他者賦予的力量才能開展主體,想想看吧,一般魔法少女不是都得遇到魔法生物(精靈或是使魔),並且獲得魔具(魔法杖或者其他配件)才能變身成為超級戰士嗎?

在《強襲魔女》的場合之中,魔具只不過是從魔法杖換成飛行腳罷了,我們必須承認強襲魔女們之所以能成為超級戰士,憑藉的不是自身的魔力,而是世界各國軍事組織所開發的「飛行腳」以及軍方武器,否則這些魔女何不拿唾手可得的掃帚飛上天空乃至外太空用魔法與異形軍進行對戰呢?

更進一步的說,魔女雖然是戰場中的主力,但軍方高層卻都是男性,同時開發改良飛行腳的研究者亦是女主角宮藤芳佳的父親,而非宮藤芳佳擁有魔力的母親,換言之,強襲魔女們受制於飛行腳乃至軍隊高層的狀況,說明了「他者」不過是由魔法生物替換為軍事組織而已,而男性威權體系甚至毫無掩飾地登堂入室。

那麼接下來我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強襲魔女劇場版》要有前述的畫面呈現呢?難不成《強襲魔女劇場版》的製作公司突然痛改前非(?),抑或是想要討好女性主義者嗎?

當然我覺得都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我想要岔題先提一下我最初觀看《強襲魔女》的想法,我在接觸《強襲魔女》之前並沒有觀看過任何與軍武相關的動畫,所以政治正確的前見讓我想當然耳的認為以二戰為時代背景的作品,應該會反映相當程度的反戰思維,但是故事甫一展開,就明確指出當時的世界大戰乃是肇因於來自非我族類的侵犯,於是理所當然的展開戰爭──毫不思考尋求其他可能解決的方案,當第一季後半宮藤芳佳與人型異形軍好像有溝通的可能性的時候,我還期待了一下,結果兩季加上劇場版都演完了,根本從頭到尾都無意反戰嘛!

為什麼我要在這裡突然天外飛來一筆談起反戰議題?任何看過《強襲魔女》的人都不會認為這是一部會觸及反戰議題的作品,甚至也不會有人藉此作品指稱日本無意反省二戰的過錯,然後要求日本人負起責任之類的。
是的,我想指出正是如此,其實《強襲魔女》跟我之前討論《驚爆草莓》有一樣的缺點,就是日本動漫評論家東浩紀指出的,跨媒體製作的抬頭以使作品的獨立性喪失,而作品可能沒有隱藏訊息於其中,故事只是角色設定或圖像的添加物。(東浩紀,《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頁66-69)

只能說《強襲魔女》的人物設計的比《驚爆草莓》要好上許多,故事也安排的相對要好(這也許是專業團隊和讀者計畫的差異所在),但正如沒有閱聽人在意異形軍究竟來自何處,世界戰況究竟如何發展,以及宮藤芳佳的魔力有多不合理一樣。


總而言之,看看這張圖吧!



要在賣萌又帶點輕軍武風格的作品裡面追求女性主義或者反戰思維根本就是想太多。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