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双子
發表年月/2017.07.25
這次的滅香/減香爭議,我有兩個長期以來的立場可以選擇,而剛好這兩個立場是衝突的:民俗vs環保。
我是寫小說的人。因為寫台灣歷史,所以開始讀民俗。早在那之前,我有意識注意到環保議題,是在國小時代。說到時間差,足足有二十年。
為了寫小說,我2016年起頻繁出入廟宇,迄今總數量超過一百間。頭先六、七十間,我一概不燒香燒紙,合十參拜鞠躬三次,就算完事。後來,即使沒有燒金紙,卻也開始點香了。
為什麼?
我想了很久很久。
去年底,靜宜大學舉辦「台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圓桌論壇「當前社會如何面對燒香、燃金、放鞭炮」,其中一個發表人(不記得是詹庭亞小姐還是莊雅淇小姐)闡述她們團隊推出的「數位金爐」設計理念,說明如何可以透過這款手機APP來取代燒金紙,並將令空汙減量多少多少。會後,我去問那位發表人:「妳有沒有常常去廟裡拜拜?」她說沒有。我說,妳應該去,多去幾間,或許就會知道數位金爐其實不可能成功。
為什麼?
我想,那是因為信仰會在儀式中產生的緣故。
有句成語,叫作「行禮如儀」。
禮與儀,其實是兩件事。
這裡我暫時借別人的話說:
『在古代,「禮」與「儀」是並重的。「禮」是內在的道德觀念,「儀」是外在行為表現;可以說「禮」是儀的內容,「儀」是禮的形式。「禮」須通過「儀」來實踐體現。』
孔子曾經跟子貢談禮,「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這當中的邏輯就是這樣來的:
祭天之心是「禮」,宰羊作祭是「儀」。維繫無形的精神,必須依靠有形的事物。「行禮如儀」,即是「行禮」應當遵照一定的「儀式」。
(來源:「行禮如儀」究竟是褒是貶?)
這次的香火之爭,我站民俗派立場,會說這是同樣的道理。
崇敬神明的心靈,是「禮」;燒香、燃金、放鞭炮,是「儀」。
「儀」滅亡,則「禮」必難以維繫,終至潰散。
這就是為什麼我今天想談談信念這件事。
這次爭議裡出現的各種發言,我感到最荒謬的是「滅香等於去中國化,所以反滅香的人都是華腦或統派」(事實上,我也是台獨份子,但我這次算是站在反滅香派),而令我感到無力的言論,則是認為「上街頭反滅香的宮廟,是怕未來沒有油水可賺、怕財務公開化」。
我這次沒有跟著宮廟走上街頭,但我明明白白看見許多人是為了信念而前行。
不是為了錢,也不是想要華、想要統。
最後。
那麼我心裡的那個環保派立場呢?
我認為當代台灣理所當然會走上減香的道路,因為民俗/禮儀本來就會與時俱進。可是──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可是──我要引用本次民俗派悍將溫宗翰 的說法:
「民俗不是不會改變,而是改變必須要是這個文化脈絡自有的內在邏輯,不應來自政府政策。」
附上宗翰的整理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wentsh/posts/16611095872418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